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国际教育的路径:该何去何从?

时间:2021-08-24 14:46:17 来源:新浪教育

国际教育的路径: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子女出国留学,即便是在疫情下,很多人仍然不改初衷。一般来说,普通高中,公立中学国际部或国际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外国的大学,,如何考上一所外国的大学,有哪些路径选择,孰易孰难呢?

在讲路径前,先讲两件事:

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尽管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首先是课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与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和很多国家用了多年时间研究并改革课程,国际组织开发的21世纪技能框架或21世纪素养框架往往基于跨国课程调查,并作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参考。

考外国大学要提供的林林总总的材料,实质上是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证据,或者说,学习信用证明。英语中credit, 既是学分,也是信用,由credit衍生来的accreditation是认证,一个学生累计一定学分后得到一个文凭,参加某项经认证的考试后得到成绩,相当于获得了学习的信用证明,来证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

言归正传,考上一所外国的大学,首先需要两种基础证明:

1. 学术能力证明:经过规范的中学教育后拿到的成绩单与文凭。

2. 外语能力。

3. 大学招生实质上是一个遴选过程,通过一套标准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在此基础上,选拔的标准一般包括:

1. 优秀的学习成绩。

2. 某一领域的卓越能力,可以是学术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运动等方面的。

3. 社会活动经历,以此考察学生贡献于社会的意愿、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如何体现优秀的学习成绩呢?

一般学习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术语叫做结果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简单地说,就是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

考试成绩往往与课程体系挂钩,综观世界各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目前认可最为广泛的是三种课程体系与考试:

1. 中国国家课程,对应会考与高考。中国国家课程与高考不仅在中国有信用效力,而且在亚洲、北美、欧洲与大洋洲的很多国家都有信用效力,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证明。

2. GCE高级水平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对应A-level考试。

3. 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对应国际高中文凭考试。一般分为文与理两类,各三门,要求学生选修三门高级课程,三门普通课程。

上述三类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学生可以学习若干门课程并通过相应的考试,拿到一个成绩与证书,用于申请大学。而A-Level与IB由于授课语言是英语,本身就可以证明学生的英语能力。

简言之,申请外国的大学最简捷的方式:一是用中国的高考成绩与英语能力证明;二是用IB成绩;三是用A Level成绩。

需要说明的是, ACT与SAT是证明学术能力的考试,既不对应课程体系,也不对应文凭,若报考美国大学,有些、但不是全部,需要SAT或ACT成绩。

说到这里,可以纠正一个误区,当说起一个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学生或一个国际学校的学生在学什么课程时,人们往往会说,AP, A-level或IB。

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开设的课程,是根据国家规定“修足修齐”国际课程的前提下,安排国际性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国际性课程除了IB,A-Level以外,还有AP课程。

实际上,AP不是一个课程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修了很多门AP课程,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原因,AP是大学先修课程,在高中阶段学大学课程并取得优秀成绩,作为学生在某一个或若干个领域卓越的学术能力的证明。大量选修AP课程,有可能让招生官认为学生是学习机器,或者不清楚学生的特长究竟在哪里。

中国的大部分公立学校国际部或国际学校都走的是所谓的AP路线,把AP课程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原本的初衷是选拔优秀学生,通过学校或学校委托的机构“研发”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家课程与外国课程,培养国际化人才,并通过AP成绩,获得学生卓越学习能力的证明。但由于AP成绩不同于IB与A-Level,不对应课程体系,因而不能作为大学申请的基本资格证明,所以还要以国家课程,和/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成绩作为基础信用证明,以ACT或SAT考试作为申请资格证明。

如此,在AP课程体系内的学生,一般需要学习并参加以下课程与考试:

中国国家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

若干门AP

ACT或SAT

托福或雅思

因而学习AP课程的学生,要学的科目更多,参加的考试也更多。尽管这样的艰苦训练是一种磨砺,并且长于应试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但问题是,第一,负担重、压力大;第二,重点不突出,不是在规范性训练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某一方面的卓越能力,而是拼数量、拼成绩;第三,燃烧学习的热情以致上大学后动力骤减。所以,走AP体系,最关键的是国家课程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用学生擅长的科目的AP成绩证明某一方面的卓越才能,若报考北美的大学,再用SAT或ACT证明达到了大学的学术标准。

IB是全世界大学都普遍欢迎的课程与考试体系,学习IB的学生,就学习的科目的数量而言,要少得多,但往往人们认为IB对英语的要求高,所以更难。但据同时教授IB与AP的老师反映,从知识的深度与难度来讲,一定是AP更难,IB更讲求理解、思辨、运用与创造能力,所以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都更高。换句话说,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难。

A level是一个更为灵活的体系,可以经过系统学习课程获得文凭,也可以学习若干门课程,经过考试后获得一定水平的成绩,用于申请大学。事实上,对于英国与欧洲的某些大学而言,A-level成绩可以替代高中教育,用若干门A-level成绩即可申请大学。当然, 从某种意义上讲,A-level的要求比AP更高,不仅要求修够一定的课时(AP自学后即可参加考试),而且容错率更低。

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学校而言,国际教育都非易事,素质教育更有挑战,在这样的道路上,无论怎样的探索,成功的、失败的,都会给我们前进的启迪。但我们终究应不忘初心,无论学习什么,也无论未来在那里,最关键的是科学的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素质的培养,唯此,才能不负培养下一代的崇高责任。

作者: 王 燕 北京外国语大学 副研究员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