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小学 >

“三区三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成效及建议

时间:2021-05-22 11:13:3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的质量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影响。科学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是实现新时代“幼有所育”的基本前提。引导“三区三州”贫困地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发挥优质教育的带动作用,为贫困地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是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扶贫先扶智,扶智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教育起点开始智力扶贫,才能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三区三州”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在一系列重要扶贫政策和教育政策中强调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点攻克深度贫困”中规定了推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脱贫攻坚项目和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中规定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举办托儿所、幼儿园等,构建农村学前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也作了详细规定,要求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建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在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各地积极开展“一村一幼”建设,通过扎根贫困地区的乡村幼儿园建设,直接惠及每一个农村家庭和农村幼儿,并通过各类财政补助及社会捐助,让每一位农村幼儿都上得起家门口的幼儿园,能够在幼儿园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三区三州”学前教育的主要成绩

为深入了解“三区三州”农村幼儿园取得的成绩,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三区三州”“一村一幼”科学规范办园的情况进行了线上问卷和线下实地调研。总体来看,幼儿园的基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学前教育入园率大幅提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伴随乡村幼儿园建设,西部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逐年大幅提升,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普及目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2015年9月启动“一村一幼”计划以来,截至2019年底,全州开办村级幼教点3069个,设立教学班4036个,招收幼儿12.8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14年底的50.73%显著提高33.3个百分点。原来学前教育覆盖率显著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入园率走到前列,如昭觉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76%,冕宁县达到93.60%,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再如,2019年新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7.51%,甘肃省临夏州达到95.36%,甘肃省甘南州达到92.39%(比2010年提高78.9个百分点);四川省凉山州达到84.03%(比2014年底提高32.85个百分点)。“三区三州”135个深度贫困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平均为77.2%(其中38个县已经超过90%),超过了《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入园率在2020年达到70%的目标。

“入园难”“入园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近年来,“三区三州”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有效满足了贫困地区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和2017年投入163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4408所,实现乡村幼儿园“应建尽建”,全区城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西藏自治区的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6.8%。甘肃省2017年建设村幼儿园1127所,2018年建设1217所,实现了深度贫困县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近年来,甘肃省对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减免保教费,对58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补助1000元,累计惠及在园幼儿443万人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调研发现,“三区三州”七成在园幼儿的家庭距离幼儿园在1公里以内;近一半幼儿园免保教费;八成幼儿园贫困生资助比例较高。

“一村一幼”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取得成效。如四川省凉山州、市、县党委、政府发挥领导主体、规划主体和投入主体作用,主动、持续和深化开展“一村一幼”建设,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运行模式,如成立“学普办”等专门机构,扶贫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脱贫攻坚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专项内容。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目标明确并逐步操作化,运行路径清晰并不断升级换代,对儿童、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效益。

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三区三州”办园条件总体不断改善。例如,甘肃省落实《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按照每园10万元标准,为乡村幼儿园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和玩教具,确保达到农村幼儿园办园标准。甘肃省临夏市近年来通过自筹资金、向财政申请、商家垫资等多种办法筹资800余万元,为幼儿园按照统一标准配备了保教设备,提高了幼儿园办园条件。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杜家河村幼儿园占地2580平方米,在园幼儿120名,生均占地面积21.5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平方米。调研发现,“三区三州”一半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充足;超八成的幼儿园能落实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生均占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平方米。

教师配备及队伍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三区三州”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中小学教师转岗、巡回支教等多种渠道补充乡村幼儿教师。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专任教师,改革教师招聘政策,不断加大学前师资补充力度,2016年至2019年共招聘学前教师4.48万人,并通过实施大学生实习、教师支持计划,开展南北疆园长结对共建、双向挂职工作,着力提升园长和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甘肃省甘南州通过中小学教师转岗、特岗教师等项目人员招录、公益性岗位支教、公建民营和临时聘用等方式补充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幼儿教师从2010年248名增加到2019年2209名。

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虽然“三区三州”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量大、面广、线长,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三区三州”学前教育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重点在完善普通话学习的评估标准与监测体系、关注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条件资源配置、加大有利于幼儿保育和身体健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幼儿园保教条件、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健全教研人员和教研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加强学前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民族地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核心目标,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技术力量支持的“五位一体”的“一村一幼”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发挥领导主体、规划主体和投入主体作用,主动、持续和深化开展“一村一幼”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一村一幼”管理模式,成立专门机构,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扶贫部门、社会力量等协同参与,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专项内容。根据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农村幼儿园建设发展规划,修订完善灵活多样的幼儿园系列建设标准,含设置标准、设计规范、玩教具和图画书配备标准等,全方位指导幼儿园标准建设。在加强规范指导和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对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幼儿园进行改造,确保规范化、标准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

加大力度做好学前推普工作。将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上升为奠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战略并写入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民族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教育扶贫进入防返固脱阶段后,为保障“三区三州”“一村一幼”地区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做好政策规划,明晰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对奠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和战术意义,明确学习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的国家要求,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切实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中国智慧转化为可以操作的“从起点做起”的低耗、高效的中国解决方案,将利用“一村一幼”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民族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县镇聚集,各地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做好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逐步消除幼儿园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每个乡镇要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因地制宜,通过灵活多样的“一村一幼”形式,进一步提高“三区三州”学前教育覆盖率。

着力改善幼儿园基本保教设施条件。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幼儿园基本保教设施条件,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通过新增或改造,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卫生间条件,保证幼儿有使用方便的流动水洗手。做到幼儿营养餐全覆盖,已经配套建有厨房的幼儿园要有效使用,没有相关设施的幼儿园要妥善解决幼儿的合理餐食。在建设园舍的同时,将采购基本设施和玩教具材料的经费进行同步预算。以县域为主,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玩教具材料,特别是户外大中型活动材料、室内区域游戏材料,保证和支持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幼儿园和教师应发动家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自制玩教具,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

推进“一村一幼”规范管理和质量达标。国家层面研制“一村一幼”幼儿园科学规范办园指导方案,保证各类型幼儿园达到基本办园标准和质量要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实施科学保教。从幼儿园的环境条件和育人文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科学安排与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与支持、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家园共育与社区参与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幼儿园进行指导和帮扶,普遍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指导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幼儿园在园所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环境创建、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效率,对信息资源进行记录和管理,实现管理智能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化。

保障教师配置和队伍稳定。多种渠道补充乡村幼儿教师,完善教师配置。实施幼儿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补充需求。保障和解决好教师编制、工资待遇问题,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办好民族地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并办好学前教育专业。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园长、教师入口关。落实幼儿园园长、教师、教研员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

实施学前教育教研指导全覆盖。各级政府要设置学前教育教研专门机构,根据幼儿园数量配备专职教研员,承担辖区内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鼓励各地聘请当地学科带头人、优秀园长、骨干教师、高校或科研部门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研员,壮大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各地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幼儿园类型、数量、布局等,科学合理划分教研指导责任区,建立健全学前教研指导网络,组建教研指导责任区。发挥民族地区学前教研工作坊的作用,整合各地区优质资源,聚焦“三区三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定点帮扶,加大指导力度。

提高家园协同育人水平。引导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要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作者赵建武,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4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