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前教育 >

世界智能大会上的高校力量

时间:2021-05-22 11:14:5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作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成为世界智能大会上极为亮眼的元素。

世界智能大会上的高校力量

世界智能大会会场 张立 摄

高校科研成果亮相智能大会

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现场,天津市高校智能科技成果展格外引人注目。

“智能垃圾分类引导系统”“建筑热环境智能预测控制系统”“楼宇机器人”……记者在天津大学展示区看到,该校参展的12项智能科技展品,涵盖了计算机、自动化、环境、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物流、环保等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这也正是近年来该校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为核心、依托传统工学优势基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新模式的集中体现。

世界智能大会上的高校力量

世界智能大会会场 张立 摄

参展成果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例如,交通安全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司机驾驶异常行为、疲劳驾驶、开车不够专注、异常情绪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科技大学杨巨成团队发布的“基于脑电波和生理信号的多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成果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驾驶状态、生理等数据的实时统计、监管和交互,以及可视化统计和显示,从而保障司机行车安全。”团队负责人杨巨成介绍。这一成果也吸引了相关企业前来咨询洽谈。

高校承办智能大会相关分论坛

“当前产教融合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关键是如何协调好企业、学校、学生、社会、政府这几个方面的彼此利益关系,尤其是针对企业建立相关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产教融合需要寻求共识,打通彼此利益关联……”5月21日,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分论坛“产教融合国际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各抒己见。

作为分论坛承办单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职能,牵头邀请中、德两国高校和外资企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总结天津在国际化产教融合方面的先进经验,研讨在当前形势下产教融合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探讨解决现有困难和问题的方法。

世界智能大会上的高校力量

世界智能大会会场 张立 摄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涉及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内容的分论坛由多所高校承办。

在大会主会场及天津大学分会场同时举行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论坛”上,来自高校、智能行业企业的学者专家及师生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进行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协同育人能力,集结智慧,凝聚共识。

从该论坛上获悉,目前天津市已基本完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布局和机构整合,汇聚了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多个专家团队,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高显示度的科技成果。

天津: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天津目前已有6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11所本科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本科专业。近年来新设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有效支撑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近年来,天津市教委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体系,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为主攻方向,以“顶尖学科培育计划”“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等为重要抓手,引导高校招生指标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倾斜投放,指导高校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贯通、具有天津特色的多层次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为实现“制造业立市”培养了大批紧缺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学历、高专业度人才。

世界智能大会上的高校力量

大会上的大学生志愿者 张力 摄

在天津市教委推动下,全市高校先后与多家企业加快建设起人工智能协同培养基地,通过校企联合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努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天津转化落地。

在本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市教委联合各高校和相关行业部门,举办天津市高校智能科技成果展,组织多场人工智能教育高峰论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记者 陈欣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